本报讯(记者毛艺融)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上交所累计已有53只高成长产业债成功落地。目前多家企业相继完成高成长产业债的发行,发行规模合计373亿元,在债券市场中小发行人、民营企业间迅速引发热议。同时,年内已有80余家非银机构参与该产品投资,高成长产业债已成为各类投资机构增厚收益的重要选择。
高成长产业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市场参与者的关注。据悉,上交所建立了全链条的高成长产业债服务团队,对有良好的偿债意愿和信用记录,无财务造假的实体企业,创设“交易所搭台,市场主体唱戏”的服务模式。一方面,上交所推动中介机构优化产业企业立项标准,鼓励证券公司积极承销产业企业债券;另一方面,上交所建立了上证路演、投融交流会、组织调研等多层次投融对接支持机制,帮助投资机构增进对企业的认识,挖掘产业企业的投资价值,努力为企业营造更友好的融资环境。
2025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高成长产业债发行形势良好。例如,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发行的全国商贸物流领域首单省属国企高成长产业债,票面利率2.95%;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山西首单高成长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58%。
业内人士认为,优质企业发行高成长产业债,能有效缓解其融资压力,把握产业升级机遇。
据悉,高成长产业债旨在通过设置投资者保护增强条款、优化信息披露机制、搭建高效投融沟通渠道以及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等配套制度安排,重点支持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
上交所债券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信息披露方面,高成长产业债要求发行人以偿债能力为核心,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针对性,鼓励发行人通过高频次披露核心财务数据指标、强化行业特定信息披露等,使投资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与偿债能力。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前述负责人介绍,企业在发行高成长产业债时需设置投资者保护条款,鼓励发行人提前了解潜在投资者意向,约定契合发行人信用特征的条款。
此外,上交所引导主承销商为其承销的高成长产业债提供做市或询报价服务,发挥做市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升高成长产业债的市场流动性,让投资者“投得进来,退得出去”。
记者了解到,上交所债券部已与8家券商建立高成长产业债合作机制,建立高成长产业债动态项目库,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深度挖掘企业融资需求。今年下半年,上交所将联合各条线举办全市场业务培训,推动高成长产业产品常态化发行,力争全年高成长产业债发行数量达到100只。
股票怎样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